2008年5月31日 星期六

把地震激發的社會良知轉化成可持續性機制

把地震激發的社會良知轉化成可持續性機制 - 世界日報

【社論】雖然在地震賑災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負面的因素,而政府對校舍崩塌的事故調查,也面臨著棘手的挑戰,但是,沒有人會懷疑,所有險情排除後,在捨命指揮救災的溫家寶主政期間,震後的重建將會在速度和時間上,超越當年唐山的重建成績。值得關注的倒是,慘烈地震震出的社會良知、公民素質、領袖風範、慈善精神、新聞自由、包容開放,能否在災後的重建過程中延續,在中國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延續,這倒是值得關注的現象。
西方媒體在經過「震撼教育」之後,驚呼中國社會蘊藏著深厚的公民社會動力,並認為中國雖然承受了災難帶來的重大人員和經濟損失,但卻意外獲得了寶貴的社會資本,這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會帶來前所未有的助力。問題是,這種巨大災難中激發的社會良知,到底是短暫的集體道德復甦和心靈閃光,還是能夠轉化成可持續發展的社會機制?這需要中國政府和人民做出選擇。
我們必須指出,在冷戰結束之後發展迅速的全球化運動,出現了傳統道德失範失序的特徵,向現代化社會轉型的國家,這種狀況尤為突出,即使在某些西方國家,也有相關問題。由於媒體娛樂化和流行化的緣故,物質主義、拜金主義,成為社會生活的主流,導致每一次大災難的爆發成為社會道德的拯救和人性的蕩滌,因為只有在那個時候,社會所有的關注集中在災難上,媒體的報導也集中在災難上,社會各界,包括原來只關心利潤的老闆,只關心票房的娛樂界明星們,也都在救災的舞台上亮相,社會的風氣民德也隨之閃亮發光,甚至戰爭暴力也要暫時「休兵」。
但是,災難的高峰過後,媒體關注首先轉移,一切回到災難發生之前的慣性狀態、物質主義、享樂主義、犬儒主義、個人主義,以最快的速度捲土重來,淹沒了災難激發起來的社會良知、道義規範、和平互助。社會的惰性和私欲,道德的風化和淪喪,必須等待下一次的大災難降臨,才能重新喚起朝野的良知,喚起社會的悲天憫人,災難成了道德拯救的強心劑。
這種短暫救社會之命的災難倫理,對類似四川地震之後的重建,其中包括生活細處的重建和心靈的重建,可謂相當的不利。
因為北川汶川甚至更偏僻的山村,遠離都市中心,不可能是媒體可以多年持之以恒關注的目標,極其容易在繁忙和燈紅酒綠的現代化生活中被遺忘與忽視,這在當年的東南亞海嘯、巴基斯坦地震、伊朗地震等多次災難過後的歷史中得到印證。更為嚴重的是,由於災難激發的社會動員無法長期儲存,國家就坐失了這種在和平環境中很難短時間裡培養起來的「社會資本」的累積,導致社會的轉型拖延震盪。
中國抗震救災的第一階段形勢大好,為了將這種大好形勢轉變成可持續的重建動力,以及在未來的災難和社會危機中能夠更從容地應對,我們就應該設法把朝野和民間激發起來的熱情良知轉變成制度的建立,當務之急就是開放非政府組織的發展空間,包括各種類型的慈善組織,這些組織可以以這次賑災中的大量志願者為中間力量,在社區和草根紮下基礎,累積經驗,培養社會聲譽,並在政府法規和輿論的監督之下,正常發展,一如台灣的慈濟基金會,不但在以後的重大災難中可以及時整合資源,配合政府投入救災,更能在平常的生活中,倡導關懷弱勢,注重環保,傳遞關愛的和諧社會價值,平衡現代化發展帶來的負面扭曲。更重要的是,當公民社會的基礎形成時,政治體制、社會體制的轉型就會更加順暢,減少震盪。
2008-05-31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