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6日 星期六

快樂的獨居老人

獨居老人
【木棉花】經常在報上看到對獨居老人如是的報導:老人被親人遺棄,所以獨居;獨居老人沒有生活能力,生病了沒人照料,孤苦伶仃;老人靠撿破爛或靠鄰居接濟度日…
綜合這些負面和悲情的報導,對獨居老人的印象總是兒女不孝或沒有親人,生活貧困、孤單、無助和不快樂。
隨著歲月的流逝,每個人遲早都會變成老人,至於是否獨居就因人而異了。只有少數的幸運兒才能擁有體貼及相互扶持的老伴,白頭偕老。
大多數的人,因各種原因和配偶不是生離就是死別,必須獨自走完人生。 不久的將來,我也將晉升「獨居老人」的行列,不禁對這個問題產生極大的關切!
如果老人不獨居,和晚輩、家人或親友同住會比較快樂嗎?我想未必。
和子孫親人生活在一起,美其名為互相照應,實則是互相牽絆;很多長輩和子女同住卻要幫忙煮飯、料理家務、看顧孫輩,但老人需要的卻是清閒的日子。
「含貽弄孫」偶爾為之還算有趣,如果變成一種責任,那就不好玩了。
就算和孝順的子孫同住,不需操勞家務,然而由於生活作息不同,飲食習慣不同,只因寄人籬下,處處得遷就別人、壓抑自己。這樣的日子會快樂嗎?當然未必!
現代人都很長壽又有活力, 退休之後還有二、三十年的美好歲月,學習做一個快樂的獨居老人,做自己生活的主人,是值得深思和努力的課題。
想要做一個快樂的獨居老人要具備一些基本條件﹕
一、健康的身體:這是一切的根本,如果沒有這個條件,其他也就免談了。所以年輕時就要注重身體的保養,不要有一些殘害身體的壞習慣。
二、有處理日常事物的能力:年輕時就要養成獨立、不依賴的個性,可以自己解決的事情就不要麻煩別人。
三、有自己的嗜好和朋友:年輕時就要培養有益身心的嗜好,如繪畫、攝影、舞蹈、閱讀、寫作、園藝、烹調、縫紉、各式運動、參加社團活動等;不僅充實生活也充滿樂趣;或者投入宗教活動、做義工等也是好事。
四、經濟獨立:「人不求人品自高」,經常向子女伸手要錢,不僅身分矮了半截,更讓人敬而遠之,偶爾能給子孫們一些禮物的才是受歡迎的長者。故年輕時要懂得積蓄,懂得策劃錢財,不至於年老時兩手空空。
未來人人都有可能成為獨居老人,如果能夠未雨綢繆,及早準備,則人人都可成為「快樂的獨居老人」。
2008-07-25 世界日報

1 則留言:

marian 提到...

很有同感,和你一樣的想法!